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鏈雕/活環的技法與鑒賞
On 24, Jun 2024 | 2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鏈雕是用一塊石材鏤空雕刻出一整條活動石鏈的雕法。鏈雕也是從圓雕技法中發展出來的,最早見於玉器的雕琢,卻比玉雕更難。由於壽山石硬度比玉石低,石質不比玉質堅韌,雕刻壽山石鏈雕更難,稍有不慎,鏈斷石毀,則前功盡廢。這樣耗時費工的作品會產生大量的“舍料”,而限於如今壽山石材“高貴”的成本,今天已經很少見到它們的身影。
鏈雕方章關鍵在於石鏈。鏈雕對石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須經過嚴格挑選、鑑定。在鏈雕全過程中,雕環是極細緻、難度極高的技法。鏈雕的作品一般情況下要有以下鑒賞及施藝的特性
- 選之用石材質細性堅、純而無格的壽山石比較合適。
- 鏈雕對於石材的耗費巨大,必須先在印與印之間切出一塊單獨的材料,再徐徐將至雕琢挖空,成為鏈條的形式。
- 在相石打坯時,也要特別精心細緻。首先要安排好鏈條的位置使鏈條巧妙避過裂紋與砂格。
- 鏈數一般為多環,所選用的石料比較大,為了避免石質碰裂,藝人常用拐彎法取鏈。
- 鏈雕方章講求對稱,鏈與鏈之間,所有鏈環力求同長、同大。
- 在巧色的利用上講求對稱。
- 施藝時藝人一般採用“調石”法去處理,把石材從左往右調,好顏色在下邊的要調到上邊,作為鈕飾,同時要調好色澤的位置,要顧及鏈條的長短。
- 在雕刻時,鏈條可與其他景物同時打坯,但不能急於穿孔脫環,必須等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後,再慢慢進行脫環。
- 脫環是一項非常精細的工作,難度極高。雕環先用小型鑽具順著每環的內廓前排鑽孔,每孔之間略留距離,然後用特製的小鏈刀或針鑽,順序脫環。
- 為了防止已脫鏈環遭受破損,每完成一環後,還要用“可回性打樣膏”加以固定,待整條鏈環刻成後,再將膠合的部分用溫水泡浸,慢慢脫落。
壽山石的鏈雕源於清初。著名的溥儀田黃三聯章,就是以鏤雕手法刻就。現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乾隆禦寶《田黃三連章》聯是例證。乾隆《田黃三連章》由整塊田黃雕成,三條活動的石鏈連接三顆印章。石鏈一環扣一環,每一環皆活動自如,巧奪天工。
新中國成立以來,鏈雕的表現技法日臻完善,有時一件作品中,鏈環多達數百圈。如“東門派”名師林廷良的費時三年多,用一塊40多斤重的高山石雕刻成了著名的《九寶連環章》作品《九寶連環章》,268個直徑僅有黃豆大小的圓圈連結著9枚圖章,鏈條之多,鏈環之細,前所未見,令人嘆為觀止。
王炎銓的成名螭虎穿環,他穿環體系的獨門秘技,也是鏤空與穿環,觀之猶如走鋼絲,心有餘悸。
這是一方小堂鏈雕的藏品,由於鏈雕是一種已成體系的壽山雕飾,故作品的其他部份可以極其簡撲以達賞玩的平衡美。
-
令人嘆為觀止!
Submit a Comm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