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鏤雕的技法與鑒賞
On 20, Jul 2019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鏤雕也稱鏤空雕,即是把石材中沒有表現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現物像的部分保留下來。如古代雕龍,在掏空龍口腔的同時,要在口腔裏保留下一顆“珠”。這顆“珠”是原材料的一個部分,雕刻者用細刀小心翼翼地通過“龍嘴”,往裏鑿出一顆“珠”來。這顆“珠”剝離原石材後,不僅能滾動自如,而且還不能滾出“龍嘴”。
基於鏤雕的難度很大,作為一種軟寶石,壽山石的硬度不大。所以從石料挑選、作品佈局、刀具配備到雕刻程式等,都與一般的雕刻技法有所不同。鏤雕對於雕刻者的工藝是很大的考驗,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遺憾。鏤雕的石料必須質細性純,尤其是鏤空部分,更不應有裂紋和高密度的砂格,否則容易造成斷裂。鏤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還需要特製的長臂鑿、扒剔刀、鏟底刀、鉤型刀,以及小鋸刺等專用刀具。
由於鏤雕內部景物的用刀受到空間的很大限制,只能依靠擴大入刀方向的辦法來克服操作上的困難,所以鏤雕景物的設計要求最好是多面透空。
一般來說,透空的方向愈多,空洞愈密,鏤雕就愈易,效果也就愈佳。鏤雕的程式是“先外後內”,待外層景物及其它襯景的打坯、鑿坯工序全部結束之後,才能進行鏤雕。
在壽山石雕的世界內,上世紀末有不少經典的鏤雕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陳敬祥的《求偶雞》。著名雕刻師陳敬祥先生於1955年開始創作的雕雞題材作品《雞籠罩》,是壽山石鏤雕的經典之作。他用一塊壽山石材雕了一個雞籠,然後將刀伸進雞籠小小的空格裏,利用原石又雕了一隻栩栩如生的雞。此作1957年晉京參展,轟動一時。 1960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陳列時,全國美協副主席華君武前往觀看,讚賞之餘,當場為其改名為《求偶雞》,該作現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所收藏。這種雕刻手法早在清代,就已經運用在壽山石雕刻的領域。
細膩的鏤雕在今天這樣石材稀缺的年代,已經不再是主流。石種的昂貴,也讓大部分的人願意選擇更多不易損壞石材的手法去雕刻。
雕刻獅子戲的繡球,用上了鏤空技法,內裡過空之中還雕了粒活珠,把小東西放九耳邊轉搖,可聽到活珠的躍滾音響。很是精彩。作品精細中一點也不馬虎,是件實實在在出好功好料的寶貝。
作者依形而雕,南瓜和松鼠,藤蔓交錯,每方印章上有兩隻可愛的小的松鼠忍不住攀爬,鏤雕雕工很精緻。
功架一絕,三隻甲蟲橙黃活潑跳脫在葉子上往花蕾處攀爬,藤蔓交錯,雕工精湛細緻!
作品局部施褸空雕技,五團蠣虎戲錢,螭龍戲錢雕工有法道,身姿矯健,螭身穿插流暢勁挺,形態飽滿威武,似有靈性般栩栩如生,整體大氣磅薄,是團螭功架上的精彩可人品相。
作品精巧及渾厚之中,加上上部份巧雕黃金耀眼的黃金色雙獅下,巧色佈局紅綢緞巾飄逸流轉,分外秀麗入神。印體淡淡藍色的襯托下,更教雙獅金黃奪目。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