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Projects
On 01, Jan 2024 | No Comments | In 已讓 | By raymond
(已讓)壽山石蛇匏石-布袋彌勒佛如意童子擺件
【雕析】:極品精雕布袋彌勒佛如意童子擺件
【尺寸】:100mm(長) X 37mm(闊) X 40mm (高)
【邊款】:
【印文】:
【重量】:石材重量:144.6公克
【石種】:壽山優質蛇匏石。蛇匏石又稱蛇瓠石、產於都成坑山南面附近的一座小山丘,因這座山丘地勢形狀如瓜匏/瓠瓜,而且傳說古時此地時有很多毒蛇出沒,因而取名為(蛇匏石)。由於杜陵、迷翠寮石、尼姑樓石、蛇匏產地相近,質地亦相近,自清代始石農稱其為名揚天下的四姐妹石,即以[四姐妹石]之名並稱而齊名。如今只有杜陵一色為世人所熟悉,其餘三種由於產量稀少,已逐漸湮滅於世,知者多,識者少。蛇匏石質近似(都成坑),與都成坑石相比,質地細而較軟,但稍鬆軟。蛇匏石多呈紡綞形塊狀,當中夾雜於蠟化砂礫土層中,俗稱(窩泡),其石質細潤,松軟不甚通靈,質微透明,其色多淡灰,夾雜紅、黃、白、黑等各色交雜,紋理清晰,多有色點、色塊外表掛黃皮,肌裡偶含色點及”金砂地”,閃爍有光。蛇匏有兩種,一是掘性蛇匏石,黃色,石表有外皮,肌理有蛇紋,極似田黃石,俗稱蛇匏田,乃蛇匏石上品。而有名的”紅蛇匏”者,色紅如橘皮,質地瑩澈通靈者最為難得,堪稱珍品。由於產量不多,名氣不夠其他石種著名,市場參照量少,藏家會容易和他石錯配。 20世紀30年代曾出一批,塊度巨者可達數十公斤,近年偶有所獲,唯品質不及昔日所出矣。蛇匏也是掘性獨石(注:掘性獨石是指非礦洞所產的,是從砂土中挖掘出來的單獨存在的零星石塊。),質稍近掘性杜陵,亦有似田黃的,但比田黃質地相差甚遠。此石帶紅、黃顏色的不常見,多見的是肌理呈灰白色石塊,乍看極似白田,然欠溫潤,又無靈性,也無紅格,通靈度差,筋紋粗顯,且紋中多混有灰色雜點。其色質多渾濁,石材少裂,比重大,山石氣(注:是指石性偏於粗頑堅硬,渾雜不透,缺乏靈氣的石材。)特別重,質地硬綿,刀感不暢,“溫、潤、細、膩、凝、結”都遠不及白田。但此石屬稀品。
【石質】:此件是小堂喜愛的石頭,質地堅結,手感凝嫩,凝脂無裂,石質溫潤謙衝,精光內蘊,油澤十足,如炬燃臘,汨然不絕,上手沉穩,溫潤典雅,顏色巧色分佈配藝得當,色澤明艷,底部紫紅色中色澤帶綠味,蠟質強,光澤度極好,不乾不澀,光滑平穩的外表,下部如花生糕少而細隱,有偏善伯尾感的品相,更顯得與眾不同,如此小見石種,在收藏路線是值得看官珍藏之物。
【作者】: 佚名
【雕工】:雕琢入神味,匠家好功法,圓雕大肚彌勒佛,構思奇逸,雕彌勒佛右面手持一碩大佛袋,容萬物,上雕佛塵,佛塵開絲,絲絲幼細不亂,好功。彌勒佛右手智珠在握(智慧中正),左手握金錢(財源滾滾),左面童子弄福(蝠者褔也),巧色下部份高浮雕託以蓮葉。彌勒佛開面簡簡幾刀飽滿豐腴,鼻陽起(可看出面容祥和、狀極快樂、開懷表情感覺),風采、神貌、慈厚俱足,雕刻自然的好工,果是巧沁,形將逼真。雖為擺件,線條流暢握手順滑,行刀老道,功力深厚。圓刀技藝考的是功力,且這種刀痕很不太容易效仿,猶如太極高手對擂,比的是內力。非常優美,能作手件呢!
【寓意】:
石壁開金像
香山倚鐵圍
下生彌勒見
回向一心歸
竹柏禪庭古
樓臺世界稀
夕嵐增氣色
余照發光輝
講席邀談柄
泉堂施浴衣
願承功德水
從此濯塵機
<臘月八日於剡縣石城寺禮拜>唐。孟浩然
【雕材賞析】:Ple looking <雕材賞析>
【物品說明】:這章在幾年前在香港拍賣會購得,當時稱什麼蛋什麼芙蓉的,根本亂吹一通。投回來時多塵,色看較淡,小堂用油及擦子,慢慢越擦越美,原本的石色石質也慢慢回覆過來呢,小堂少收擺件,此件是小堂三件擺件之一,也應該是最後一件。因此可見收藏是一種態度,符合自我風格以及雋永價值的,才是值得收藏的目標!此件擺件當時其實困擾小弟多時,其有善伯特性,尤其下部份更通靈部份,有明顯隱約粉白點及花生糕,而且帶有掘性石皮(彌勒佛手握金錢部份)。但當時拍賣會及書中介紹直示蛋白芙蓉。因為小堂眼鈍,故一直未敢網上與各石友分享。曾經帶石登石店求教兩位石老闆,各充一事,小弟更給弄胡塗了。最終日前小堂又攜石拜訪琳瑯閣余老闆,從背部石紋變化,得之為壽山蛇匏。故在此更正和各方分享。希望各臧家能給小的指正,指正。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