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To Top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文房器-文房雅集

On 23, Sep 2020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 | By raymond

文房四寶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書工具。文房之名,起於我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公元420– 589年),專指文人書房而言,以筆、墨、紙、硯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們譽為“文房四寶” 。

文房絕不止四寶,古人的全套書房用具變化各存異趣。我們生活在時代夾縫中,多少有些懷舊心態,所以只能到傳統的、物化的文明中,去尋找自己留戀的東西。納之藏之,回望過去的明月清風,流連古時的山河日月,既是追思,也為自省。

雕題賞折-文房器-文房雅集
壽山石白芙蓉-明式凳几案
壽山石老芙蓉-文房器印泥盒
黃楊木烏木-鑲嵌癭木印泥盒
海南花梨木-胭脂盒

中國古代的文房用品被譽為“文房四寶”的筆墨紙硯,大家比較熟悉,除此之外就知之不詳了。四寶以湖筆、徽墨、宣紙、端硯著稱,至今仍享盛名。四寶外其他意趣物品類繁多,豐富多彩,名品名師,見諸載籍。文房用品中還有很多的輔助工具,其用心巧妙,清代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例如文房用品包括:筆筒、筆床、筆船、筆屏、筆簾、筆掛、筆格、筆舔、筆洗、筆架、筆盒、水盂、糊鬥、墨床、硯滴、鎮紙等,

【筆筒】筆不用時插放其內,材質較多,瓷、玉、竹、木、漆均見製作。或圓或方,也有呈植物形或他形的。筆筒是文房用具之一。為筒狀盛筆的器皿,多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對簡單,沒有大的變化。筆筒產生的年代已不可考,三國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螟蛉有子》:“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或書簡筆筒中,七日而化”。其所說筆筒是否為今日筆筒,不得而知。從目前傳世品來看多為明代中晚期之物,墓葬出土之物,亦不見有宋元筆筒。明屠隆《文具雅編》:“湘竹為之,以紫檀烏木棱口鑲座為雅,餘不入品”。明文震亨《長物誌》:“筆筒,湘竹,栟櫚者佳”。故有筆筒為晚明之物一說,但查宋無名氏《致虛雜俎》:“羲之有巧石筆架,名’扈’;獻之有斑竹筆筒,名’裘鐘’皆世無其匹” 。似乎筆筒的年代應起碼推至宋代。由於此系文化史範疇,故這裡不加以論述。

黃楊木-文房素體圓筆筒
小葉紫檀木-筆筒

【筆洗】筆使用後以之濯洗餘墨,多為缽盂形,也作花葉形或其它形狀。各種筆洗不但造型豐富多彩,情趣盎然,而且工藝精湛,形象逼真,作為文案小品,不但實用,更可以怡情養性,陶冶情操。

小葉紫檀-太陽樽水盂

【臂擱】臂擱是古代文人用來擱放手臂的文案用具。除了能夠防止墨跡沾在衣袖上外,墊著臂擱書寫的時候,也會使腕部感到非常舒服,特別是抄寫小字體時。因此,臂擱也稱腕枕。臂擱多竹木、象牙質地,上有紋繪雕飾,十分精美多趣。

【墨匣】墨匣主要用於存放墨​​錠,起裝飾和保護作用。墨匣中,以套墨、集錦墨、彩墨所用的匣最為考究。古代墨匣多以紫檀、烏木、豆瓣楠木為材料,並鑲有玉帶、花枝或螭虎、人物等圖紋,所以,一般都很精美。古代墨匣中,也多有製成漆匣的。據說,清代道光年間,阮文達回京城,“以旗匾銀製墨盒,其製正圓,為天蓋地式,旁有二柱系環內。”可說是出類拔萃的。清末制墨匣最著名的,當屬京城“萬禮齋”。

【筆簾】筆簾是攜帶和收存毛筆的工具,主要用途:把毛筆捲入其中,不會像裝在鉛筆盒裡來回碰撞損壞筆頭。筆簾通風,可使毛筆很快乾爽。現在的都是35厘米*33厘米的居多。這樣的筆簾,一次可以卷幾十支,方便攜帶。主要是為了:有急事,需要帶毛筆出去,但是因為剛使用過,沒幹。可以用筆簾一卷,帶出去。不會發霉,也不會弄髒書籍等物。

【筆架 】筆架亦稱筆格、筆擱,即架筆之物也,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書畫時在構思或暫息藉以置筆,以免毛筆圓轉污損他物為古人書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從樣式來看,一般有掛式與擱式兩種,分別稱筆掛與筆擱。筆掛是用竹木製成的架子,兩邊有柱子,高一尺餘;上面有橫木,寬亦一尺有餘,可以倒懸筆管,做晾筆用。筆掛也有製成圓柱形的,圓頂,筆掛在圓頂周邊上,很方便。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