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山石學
壽山石學-杜陵坑石種-外觀特徵
On 03, Nov 2024 | No Comments | In 壽山石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杜陵坑,又或稱作”都成”、”都靈”、”都丞”、”杜林”。由於福州地方語言及展轉流傳,名稱各異,均為福州方言諧音。相傳古代有麒麟飛到山上,又騰空而去,因此稱“度麟山”,後音訛為“都成山”。
屬壽山高山系,杜陵產於高山位於高山之東,東北二公里之杜陵坑山中。南望加良山,北隔壽山溪,與善伯旗山、善伯山、月尾峰對峙。這個礦脈還出產馬背石、鹿目格石、蛇匏石、尼姑樓石、迷翠寮石和花坑石。
杜陵礦洞發現於明末清初,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開始大量開採。杜陵石石質結實晶瑩,敲之響聲鏗鏘如玉。色彩豐富,紅、黃、白、灰、紫各色都有。光澤閒爍奪目,表裡如一,永不腿色,質保永年。行諺有云:杜陵坑,砂成山,有水色,人人貪。近年又出新坑,其石質較鬆但通透度較好。由於杜陵坑多結於岩石之上,故礦層稀薄,解石困難,材大者甚少,佳者質與價均僅次於田黃石。都成坑石就是山坑石的一個上佳的品類。
杜陵坑石的礦脈有18個壽山石品種,多夾在堅硬的圍岩中,稱“粘岩性石線”,難得大塊石材。結晶性較強,質地較堅硬,透明度強而富有光澤,肌理常有並列的彎曲條紋,如水波蕩漾,並常有灰色的石皮或色斑,稱“都成屎”。都成坑“石線”較薄,一般不超過20厘米。但五色斑斕,溫純深潤。陳子奮《壽山印石小志》說它:“外有青黑石皮,石工留其多寡,刻以薄意之花卉、山水,妙巧天成。田石幾不能比美矣。”
杜陵坑品種繁多,故品目分別有以色相、有以礦洞和礦狀取名、有以質分。一般則以色分。
杜陵坑大多具有以下特徵:
1) 流水紋:由於脈狀成礦,形態象千層餅,很好辨認,以緊密為佳,新坑的較疏鬆。
2) 石英砂丁:透明的砂丁,杜陵坑含石英成分較高,故有石英砂丁。但少數高山也有。
3) 牛毛紋:較難描述,蘿蔔紋是立體的但牛毛紋是平面形態結構的。有蘿蔔紋的杜陵很少見,但牛毛紋多見。
4) 色態:紅黃為多,純色較少。須多看,才有感覺。
5) 其他:有玻璃硬光,雜質多呈層裝結構。
6) 兩石相擊聲如金屬鏗鏘與他石迥異
有部分杜陵坑沒有以上特徵,但其光澤和質地是與高山等有較大區別的。這要靠經驗的積累才能辨別。
辨石提示:
1) 杜陵與高山。杜陵的流水紋較彎曲緊密,高山的較寬鬆,杜陵石質堅硬,多數高山質較鬆。杜陵有玻璃硬光(可參照賊光,或昌化石的光澤)。
2) 杜陵與芙蓉。石質完全不同,只是有的芙蓉也有類似流水紋的東西。高山系通靈度較高,月洋係以脂潤為特點。杜陵裂紋多以直線形式,芙蓉裂紋以網狀為多。
3) 杜陵與巴林。杜陵的流水紋較彎曲,巴林的紋類似筆直的絲狀平行紋。市面上多用黃色巴林石假冒一般巴林石中無蘿蔔紋,多有黃花狀小色塊。巴林石質綿軟,光澤不如杜陵坑及一般高山石。巴林石在色像上比較純粹質地較為通透。現在市面上巴林石的價格也很高。
(琪源洞杜陵):又稱”錦元洞都成坑石”。琪源洞堪稱杜陵各坑種之冠,它實際上是短短的期間內,一時一處的產出物。礦洞位於都成坑山腰,相傳舊洞為張世元開發,到20世紀30年代礦洞易主,由黃琪源在無名舊洞的基礎上重新深採,發現一種凝結通靈的新石。產石質地甚佳,此石一登石壇,遂名著於世,聲譽鵲起,居各種都成坑石之冠。故取作洞名,自1944年黃琪源離世,洞陷不覆出石,這一批礦脈採掘完畢後,即使在同一洞口繼續挖掘,再次產出的石頭也和前批質量不相同,故流世珍品寥若晨星,故琪源洞杜陵石材極為難得。杜陵老坑有琪源洞,坤銀洞,元和洞一說,琪源洞堪稱三洞之最。琪源洞都成坑石,質晶營溫潤,純潔少砂,紅黃白色澤艷麗。遠勝他洞所產。堪稱都成坑之極品,其色多黃、紅、白,性潔,少雜質,肌理羅卜紋細密清晰,石質細膩瑩透,溫柔可愛。集凝結、脂潤、通透、純淨、細膩為一身,似”田黃凍石”,寶光四溢。而佳者更比田黃難覓,為杜林石之極品。已絕產多年,現今珍品寥寥無幾見到。一般而言,琪源洞並不俱有一般人在鑑別杜陵時常當做標準的特徵:水波痕;反而往往具有蘿伯絲紋,而質更潤透通靈。
(元和洞杜陵):元和洞位於坤銀洞之側,為民國初石農陳元和所開發,故名。所產石石性微堅,多雜色,微透明,色多紅、黃相間,肌理隱含白色渾點。偶有紅色如瑪瑙者,質較佳稱為瑪瑙紅都成坑石。礦洞塌陷已久,僅留洞口。
(坤銀洞杜陵):石洞位于琪源洞頂部,為石農陳坤銀所開。坤銀洞杜陵坑石性微堅,色有黃、紅、灰、白或雜色相間。紅、黃兩色多出佳石,通透,少雜質,純度比琪源洞杜陵坑石略差。石中肌理多呈條布紋,俗稱“月痕”。它的杜陵流水紋比較大開大合,容易和其他杜陵區分的。
(黃杜陵):色黃的杜陵坑石種,石性堅實,惟不甚通靈。也因濃淡深淺,分黃金黃、桂花黃、熟栗黃、枇杷黃、洋參黃之分等。以黃金黃最難得,熟栗黃間中有蘿蔔紋者,更似田黃,以上均以色純,色凈無砂、質靈者為上品。其石質及光澤均極似田黃石。
(花杜陵):花都成坑石又稱五彩都成坑石,由紅、黃、白、青等多種顏色順理交錯而成,為多色混雜的都成坑石。性堅實,嫵媚艷麗,招人喜愛,唯材大、色佳者罕見。
(三彩杜陵):擁有三種顏色的杜陵石,以紅、黃、白為主及令人喜愛。
(白杜陵):石色白,純白者不多見,多白中微黃、泛黃、泛灰、泛青、泛藍,或蔥白。以色清恬、性通靈者為佳。有杜陵的流水紋,由於同屬高山石,故部份會像荔枝的效果,有經驗的不難分辦。
(紅杜陵):以深淺濃淡,分為橘皮紅、桃花紅、硃砂紅等。以橘皮紅品質最佳。硃砂紅中偶有凍石,稱為硃砂凍紅都成坑石。
(掘性杜陵):都成坑山各洞均有剝離於石脈的塊狀獨石,是零星埋藏都成坑山坡砂土中的,靠挖掘而得,故名。石質脂潤,微透明,惟不及洞產石通靈,有網狀或環狀紋,但紋理紊亂。
(黃色掘性杜陵):品質優於礦洞所產,屬壽山石稀有品種。其質地格外溫純,色多桂花黃、枇杷黃、橘皮紅,有時亦出現蘿蔔紋、石皮及紅筋等特徵,酷似田石,易與田黃石相混。。但其紋理纖細而彎曲,異於田石之綿密均勻,表裡石色變化也不明顯,故可辨認。
(紫杜陵):帶有紫氣效果
(杜陵晶):都成坑晶石都成坑各石中質地最晶靈、通透的晶石,稱為都成坑晶石。以黃色居多,較為罕見。
(黑杜陵):黑杜陵坑石,石性堅實,惟不甚通靈。肌理隱含白、灰色,有水流狀條紋和花紋,且常有砂丁和瓦礫混雜其中。
(粘岩杜陵):各洞與周圍岩石相粘連的都成坑石,稱為粘岩都成坑石。其特點為石脈稀薄,石質特別晶瑩靈潔,乃壽山石之上品。
(黃白杜陵):以黃、白為主色調。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