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追踪 Archives - Page 21 of 28 - 焯印堂
雕題賞折-植物寓意-牡丹
On 19, Aug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題賞折 | By raymond
富貴蜂擁:畫面中的牡丹常玉富貴,眾多蜜蜂寓意雲集,以此暗喻榮華富貴長久不衰。
富貴牡丹:參考“富貴蜂擁“
壽山史學-壽山石為何能夠長盛?
On 07, Aug 2016 | 2 Comments | In 壽山史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天下俊肖、稀少之物多矣,為何壽山石能夠歷經數百載長盛不衰,就是因其獨特的文化賦予,這也是其有別於他山之石真正的生命力。所有的文化並非一蹴而就,都需要漫長的時間去沉澱。世間稀少之物多矣,壽山石為何能夠長盛?相較於其他諸類石種,壽山石倍受青睞,最根本原因在於其純正的本土人文文化沉澱。所有的文化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否則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壽山史學-印鈕題材和歷史發展慨述
On 06, Aug 2016 | No Comments | In 壽山史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印章使用可追溯至殷商時代,秦漢時民間也開始使用,明清時大盛。印章為人“所持信物”,官方印章以區別等級。而印鈕的雕刻到今天題材很多,小堂在這裡約論慨述一。
壽山史學-鈕雕的歷史與壽山石的發展
On 05, Aug 2016 | No Comments | In 壽山史學, 活動追踪 | By raymond
壽山鈕雕的歷史是和印章連在一起的,有印才有鈕。據有關歷史考證,最早的印章始於周朝,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最初的印章以其作為憑信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是王侯將相、達官顯貴的專用品。
雕技藝意–陰雕的技法與鑒賞
On 03, Aug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除了傳統的圓雕、高浮雕、淺浮雕、薄意、博古……等等之外,市場上也出現一種陰雕的技法,由於石頭材質的局限、珍貴,為了讓作品更有玩味和藝術層次,藝術家多會在石頭作品的下䧟或破缺不完美的地方施藝,施藝時反其道而行,不作凸出的立體雕效果,而是在作凹下的立體雕效果,雕刻時雕走局部石材,形成下陷的褸空立體視覺效果。
雕技藝意-透雕的技法與鑒賞
On 02, Aug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將背面部分進行局部鏤空,就稱為透雕。透雕與鏤雕、鏈雕的異同表現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 形式來表現,有單面透雕和雙面透雕之分。單面透雕只刻正面,雙面透雕則將正、背兩面的物像都刻出來。不管單面透雕還是雙面透雕,都與鏤雕、鏈雕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鏤雕和鏈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兩面。因此,鏤雕和鏈雕屬於圓雕技法,而透雕則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雕技藝意–鐫石字法的技法與鑒賞
On 31, Jul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鐫石字法是不書丹而直接奏刀的,將書畫上的款跋移植在靈石上,刀鑿之趣產生神韻和美感,使藝術美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中國壽山石雕刻字法藝術是一種寄寓心跡與抒發情愫的藝術。再說鐫石字法藝術求通藝全才難。作者自書自畫,自雕自刻,詩書畫印通藝全才。大凡潛心汲取前人技藝之法乳,集眾家之妙處者,了然於胸,則刀下鐫刻出的作品定是神采和研美的。以下淺談鐫石字法,只是個人的管窺蠡測而已。
雕技藝意-篆刻的技法與鑒賞
On 30, Jul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篆刻歷史始於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統一推廣使用小篆,篆文便成為印章印面所雕刻的內容,以後世代相襲,成為一種獨特的雕刻藝術。由於古代篆刻皆以金銀銅玉為材料,直至元朝王冕開創花乳石材刻印之後,壽山石的篆刻歷史才翻開了第一頁。
雕技藝意–線刻的技法與鑒賞
On 27, Jul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裝飾還有一種叫做“線刻”。線刻俗稱“脈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單線陰刻畫面,猶如一幅白描。通過景物的輪廓刻畫,將石面的裂紋瑕玷巧妙加以修飾。
雕技藝意–圓雕的技法與鑒賞
On 26, Jul 2016 | No Comments | In 活動追踪, 雕技藝意 | By raymond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它是壽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東門派”的主要技法。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