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Projects
On 25, Nov 2015 | No Comments | In 已讓 | By raymond
(已讓)壽山石-老性白芙蓉-古獸回首鈕正方章
【雕飾】:壽山老性白芙蓉-古獸回首鈕正方章
【尺寸】:21mm(長) X 21mm(闊) X 52mm (高)
【邊款】:
【印文】:
【重量】:石材重量70.9公克
【石種】:芙蓉洞在月洋山頂峰,石質極為溫潤,凝脂、細膩,雖不甚透明,然嫻雅盡在其中。芙蓉石開採於明末清初,以其“似玉而非玉”特質,備受文人雅士寵愛。 “似而不似”,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學問。清郭柏蒼說:“(石)似玉而純粹,玉不受刀,遜於芙蓉矣。陳亮伯亦說:“馬之似鹿者,貴也。真鹿則不貴。印石之似玉者,佳也。真玉則不佳矣。 ”到了近代,聲譽更為鵲起,被喻為“山坑之石無其比”、“可與田黃凍石雄峙壽山”的珍石。
【石質】:老坑芙蓉獸章,此鈕章不僅是老性典型芙蓉,材質成器,傳統黃白青色中可見凝潤感、嫩透感。質地又能到潤手應有的老,油脂潤手,石質非常溫潤凝結,典雅凝練,且手感好,清新淡雅,有著傳統漂亮得如玉色澤,質優勝玉,少見如此好料。完全不需保養,照片中即可感受到她的好質地,章體中有一道微乎其微的暗格,老性的東西已到恆久質永的境界,沒有什麼好批評。現在已經很難收購到這樣的好芙蓉,這種秀雅的東西放在手裡拿撫,確實是玩石愛好者的福氣。整體品相古樸而有文房味。
【作者】:佚名,這類作品,逸名佳作。可能是林平或仲達等人早期在台灣的作品。
【雕工】:相當特殊的一方印,屬於相當老的工法,如此造型跟林派早期臨摹系列中一眼可認出的題材相若,此件作品刀法細膩老練,紐頭工美,古獸造型渾厚有神、體態俊秀溫柔、尤在腹部樓空雕的收肚位置,看官可以看見收腹的獸類肌肉走向,令古獸神態更濃,(不是現今所謂的大師,省時操掘藝的雕個啤酒肚古獸來,一看就想吐),尾部有動態,細緻有樸韻,線條圓潤飽滿不札手,手感極佳!獅型佈局與開臉的韻味都饒富精細與雅緻,開臉的古獸嘴形尖少,與前清期的古獸臉形臨摹得相當傳神。雖不能說是多好的雕工,但是與現代工截然不同的味道,看刀路的走向,一刀刀道路清晰,基本沒有跳刀的地方,保持了刀路的順暢。比較能符合對神韻有鑑賞要求的審美樂趣,這種施藝刀法從清工造形變化而來,體態部分蠻有韻味(看刀韻),古意盎然。達到欣賞和意境同步,可見其功力。
【寓意】:
【雕材賞析】:Ple looking <雕材賞析>
【物品說明】:外面買不到的早期雕工,也是現在許多名家獸鈕都比不上的水平。記得早期林平在台灣受來台藝師西門派陳可駱及東門派林元珠之孫林天泉、收藏家、石商、廖德良、李來儀等人的啟發,這批人對於古工的精髓,給予許多資料與意見,因此展開了”臨摹時期”,大約是敝人研究林氏在”林平”到”唐人”之間罷,值得珍藏。
【備註】:小堂常常想和各位香港新進的石友分享一下老芙蓉的美,緣起早年前愛國畫而習篆,偶在老師下開始壽山石收藏,芙蓉石是我的最愛,尤愛老性芙蓉的優,愛它溫潤並多彩(紅黃白)、親和感(親近祥和的氣息)。常常聽前人讚說老性芙蓉的美及優不是新芙蓉所能相比的。典型的老坑芙蓉,手感與新芙蓉是兩回事,所謂的凝潤,可以帶來玩石之趣,但現在玩石頭的新人有幾人如此玩呢?新人許多沒緣份看到老芙蓉了,它的美是如何的?許多新人未曾接觸過(在照片中可看見它的特徵),根本沒慨念,也難怪。要如何講解老芙蓉的好呢!這東西是早期在台灣收到的老性芙蓉章,我常揣在上衣口袋裡時時把玩,愛不釋手。老芙蓉石另一好處就是她寶光內斂,相信這個程度的寶光應該是經由幾代主人長時間焠練而成。而他山之石許許多多剛打磨好的時候光芒四射,可一旦你上手把玩之後,他的光澤立刻黯淡了。芙蓉則不同,在手上不僅越盤玩越亮,而且越盤玩越油潤。如果說印石是最親近人的石頭,那類老芙蓉當仁不讓就是最親近人的印石。這種老芙蓉當年算是蠻大材的了,二十年老前輩級就應該都知道老芙蓉時代芙蓉的珍貴性,那時候的芙蓉價格和田黃並駕齊驅的,大家由此就可了解老性芙蓉的優秀面。
Submi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