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d Projects

On 08, Jun 2016 | No Comments | In 已讓 | By raymond
(已讓)壽山水坑水晶凍-古獅戲球鈕正方章
【雕飾】:古獅戲球鈕正方章
【尺寸】:21mm(長) X 22mm(闊) X 35mm (高)
【邊款】 :
【印文】 :
【重量】:石材重量:30.1公克
【石種】:水坑水晶凍,坑頭石是壽山石中水坑石的主要品種之一。在高山峰的東北側,有個稱為“坑頭佔”的小山峰,坑頭占山坳頭有兩個礦洞,一個叫坑頭洞,另一個叫水晶洞,也被稱為溪中洞,冰清玉潔的水坑石就出產在這裡,水晶洞是水坑石的上品,其透明靈澈處可以隔石觀物,若玻璃無有隔礙。 。別小看這小小的山頭,在壽山石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第一,水坑石質地特別瑩澈通靈,壽山石中的各種“晶”、“凍”石,水坑石中最多;第二,水坑有產區、產量、塊度“三小”的特點;第三,水坑石挖掘難度特別大。故歷史上的鑑賞家,將它與田坑、山坑並列,單獨立為一類,以充分顯示其珍貴,說它在壽山石中獨佔鰲頭一點也不過分。
【石質】:可愛的一件小品,石材精美,質感好!非常可愛,東西色澤透徹的發亮,罕見無任何雜色,整支印石通靈光澤、晶瑩亮麗,手感又凝結。宛如冰種玉、透光帶點炬光性。這東西石質給人的感覺與其說是冰糖水,不如說是泉水加冰糖水清燉中的雪梨一般形容會較佳。我不知道這種觀感用“甜美”來形容是不是很恰當。此時,作為收藏鑒賞又何必在意呢? !怎麼形容呢?哦!想起來了,這東西就如“冰魄”。素淨不雜亂,幾近無任何一丁點的黑點,石頭沒有裂,無石病,方正成材。因為很難形容這種水凍的質感,而且純白透明的顏色很難拍攝,我又不擅長拍攝白色,試了幾次,效果一直不理想。圖片中損失了實物醇厚穩重的質感。大家湊合看吧,即便是這樣,東西依然很出眾。
這種水坑種是壽山”水晶凍”之通靈凍石中最美者,或者應該說水坑系之中最通靈可愛的,因為通靈,比起白色水坑更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簡單的說,其特點是通靈,看起來有種寶光靈氣,從內部散發出來。由於水坑水晶凍產量極小極小,市場基本是鳳毛麟角的不多見,不熟悉的朋友搞不懂還以為這種完美質地的東西是玻璃或者透明膠製造出來的東西,或者跟便宜的青海石混淆了鬧笑話。
【作者】:佚名,問店家老闆,他也說不準,他說是王炎㻇的徒弟雕的東西,王老師的門生也不少,問他是那一個,他回不了話。經小堂參照研究,應該是溫九新吧!因為沒時間作證實,就不上放作者名字了。
【雕工】:古獅戲球小章鈕,雕工古樸、雕工精采傳神,刀法純熟,方寸之內運刀巧妙,滾獅造型樸拙中不失可愛,古獅開臉自然,回首變化自然,線條流暢,神態古韻,其滾獅戲球神態每個角度也神態自若,這瑞獸鈕形態有起伏的變化。近二、三十年的老章,質地與雕鈕都呈現相當醒目的時代特色。
【雕材賞析】:Ple looking <雕材賞析>
【背後典故】:為什麼敝人上高曾說”幾近無任何一丁點的黑點”,因為小堂用燈光照過多遍,這粒小可愛裡裡外外給小的照過多少遍,都看不出任何異樣來,看不見黑點,水晶凍優者最難得全章如玻璃晶透,價位越高。當年的石頭檔主售這東西給小堂時,曾對小堂說全章完美,只有古獅背後有兩點細小到肉眼難辦的小黑點,可是雕師用獅背的毛化之,當時敝人要店主把兩小黑點找出來給我看一看,但照了大半天看不出什麼所以來,可能因為敝人眼掘,在此言明分享給各位石頭朋友。
【物品說明】:因為流傳千百年來的壽山石資源已成枯竭,好東西能見的機會越來越小。推薦玩石頭的朋友,除了田黃荔枝,其他東西的好不輸一切。手握這小東西心裡的愛石感就漏隙出來。我想起來那時的感受,有次在露台半躺半靠在扶椅上,仰天對著夜空,手中握著他。清冷的微風從耳邊掠過,夾拌著微微街道的輕響……我煩躁的時候,經常握著這個石頭,心裡舒服。
Submit a Comment